2010年4月15日 星期四

淡水的歷史、地理、人文 張建隆老師

淡水的歷史、地理、人文 張建隆/2010.04.01/淡水社大
淡水的身世
父:大屯山
母:淡水河
奶媽:觀音山
兄妹:三芝、石門、北投、八里……
【淡水的地理環境】
大屯火山群火山爆發時所噴出的岩漿和火山碎屑,覆蓋了整個北海岸地區,形成重巒層疊的
高山地形。經過一、二十萬年的風化後,逐漸形成土壤層,隨著植被的演替,而成為綠意蒼
翠的青山,覆育著各種的生物。
此外,由於長年雨水的沖刷,在山麓下的溪澗下游,形成了許許多多肥沃的沖積扇。
大屯火山群,群峰聳立,迎風受雨,特別是東北季風所帶來豐沛的雨量,水資源十分充足。
區域內溪流多達二百多條,其中高度在四公尺以上的瀑布,也已超過三百道。大屯山的水資
源,不僅源源不竭,水質之優更是馳名於世,也成為大屯山賜給群山之下的子民最為貴重的
禮物。
大屯火山群之水系呈放射狀,自山岳群峰間,向四處奔流,形成小型峽谷和溪流。其中,在
三芝及淡水地區,以八連溪、大屯溪,以及公司田溪為較著名。
大屯溪:11.5 公里/650 公尺
灰磘子溪: 5.0 公里/125 公尺
後洲子溪: 4.75 公里/147 公尺
興化店溪:6.5 公里/170 公尺
頂圭柔山溪:8.25 公里/320 公尺
公司田溪:12.5 公里/400 公尺
大屯山西側,地勢傾斜較為平緩,形成50 公尺以及50~150 公尺的階地,不僅適宜農作,也
十分合宜居住。是以日後淡水能成為北海岸地區主要的聚落分布處。此為淡水「得大屯獨厚」
之處。
(A)史前時代:約5,500 年前~400 年前
(B)歷史時代:約400 年前以降
【淡水的歷史分期】
一、西班牙佔領(西領)時期:1628~1638
二、荷蘭殖民(荷據)時期:1641~1661
三、鄭氏時期:1642~1683
四、清領之初,帝國邊陲時期:1684 年~1730 年代
五、滬尾庄時期:1740(?)年代~1770 (?)年代
六、滬尾街前期:1780 年代~1860 年代
七、滬尾街後期:1860 年代1920 年代
八、淡水街/淡水鎮時期: 1910 年代以降
淡水的歷史、地理、人文 張建隆/2010.04.01/淡水社大 2
(A)史前時代:約5,500 年前~400 年前
台北地區目前所發現最古老的文化遺址是「大坌坑遺址」 。位於八里鄉觀音山西北麓之斜
坡階地,海拔25 公尺至100 公尺位置。該遺址周遭有深谷小澗,係觀音山放射狀溪流之一,
當地人稱之為「坑」;其西側溪谷名為大坌坑。遺址年代估計距今約七千至四千七百年。據
研究推測,分佈於台灣濱海及河口階地的大坌坑文化,可能是南島語群擴散的源頭 ,其重
要性可想而知 。
大概在公元紀元前後( 二千年前 ),台灣的史前文化開始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
「金屬器時代」,一直延續到三、四百年前,與歷史時代銜接。
台灣的金屬器時代包含了許多地域性的文化,其中較主要的有:十三行文化、番仔園文化、
大邱園文化、蔦松文化、龜山文化、北葉文化、靜浦文化等。
這個時期,已有不同的適應型態,無論是平原、丘陵、山地 都有遺址分布。由於工具、武
器的進步,聚落及聚落人口持續增加到相當程度,而聚落之間也可能有如多社聯盟,近於酋
邦的社會出現。 以狩獵為主要生計的的部分族群可能往更深的山區遷移以追尋野獸, 因此
遺址分布往山區繼續延伸。部落之間的戰爭行為似較上期更為頻繁。從不同的埋葬方式也顯
示出文化的多樣性,台灣各個原住族群 的祖形文化大致在此時出現。
十三行文化以八里的十三行遺址為代表,根據時間、分布區域和文化內涵,可區分為早、晚
兩期,以及七個不同的類型。早期為年代距今2000~1000 年之間,包括十三行類型、後龍
底類型、番社後類型;晚期年代距今1000 年以內,包括埤島橋類型、新港類型、舊社類型
與普洛灣類型。
早在1959 年即已進行第一次發掘,但1989 年因污水處理場之興工,遺址面臨大規模破壞的
噩運,考古學界在搶救無效之後,只好進行蒼促的搶挖工作。
台灣位於東北亞和東南亞的匯合點上,史前時代以來即為大陸東南沿海文化擴散的傳輸地。
當亞洲大陸逐漸形成以黃河流域為核心的「秦漢帝國秩序圈」之後,國際交通路線轉而以「絲
路」連結歐亞大陸,或循中南半島的海路連通印度;因此,台灣便逐漸遠離交通幹線而成為
孤立的「離島」。台灣島上的原住民族群在這種隔絕狀態下,成為孤立閉鎖的部落社會,達
一千多年之久。 (曹永和)
直到十六世紀後葉,局部開放海禁,民間的商舶才又出海從事貿易,此時終於出現了關於漳
泉民船前往雞籠淡水捕魚交易的明確記載。這也是中國和北台灣最早發生關係的文獻記載。
張燮萬曆四十六年(1618)《東西洋考》:
「雞籠山、淡水洋,在澎湖嶼之東北,故名北港,又名東番云。深山大澤,聚落星散,凡十
五社……忽中國漁者從魍港飄至,遂往以為常。其地去漳最近,故倭每垂涎;閩中偵察之使,
亦歲一再往。
形勝:璜山(琉璜氣每作,火光沿山躲鑠)、沙巴里、大幫坑……。
交易:夷人舟至,無長幼皆索微贈。淡水人貧,然售易平直。雞籠人差富而慳,每攜貨易物,
次日必來言售價不準,索物補償;後日復至,欲以原物還之,則言物已雜,不肯受也。必疊
捐少許,以塞所請;不則諠譁不肯歸。至商人上山,諸所嘗識面者,輒踴躍延致彼家,以酒
食待我。絕島好客,亦自疏莽有韻。」
(B)歷史時代:約400 年前以降
淡水的歷史、地理、人文 張建隆/2010.04.01/淡水社大 3
一、西班牙佔領(西領)時期:1628~1638
根據愛斯基委(Jacinto Esquivel)所撰寫的報告,我們才大致了解一六三○年代時淡水的情
形:
「淡水地區距離Santo Domingo 城大約半西里〔約2.55~ 2.79 公里〕的地方,有一個由八到
九個小村庄所組成的Senar 部落。那裡是一處涼爽宜人的山區,有許多桃子和橘子的果樹,
並有溪流和清澈的泉水,以及秀麗、寧靜的草原,而且那裡的地勢和樹林也足以抵擋冬天強
勁的寒風,庇護他們的茅屋與牲舍;他們在那裡從事農作。
「西班牙人佔領淡水後〔一六二八年〕,他們因為害怕而逃往內山,重新建造房屋畜舍,開
墾耕地;因此西班牙人正設法要將他們遷徙回來,並合成一個村庄。Senar 人並不懂得使用
畜力耕作。當稻子開始結穗時,他們日夜看守著農地,以防作物遭野豬蹂躪,直到收成為止。
由於農作如此費力,他們只種植三餐所需之穀物,因此沒有人有大量的稻米可供出售。此外,
淡水的漁獲也相當豐富。
「Senar 當地出產一種塊根植物,被用作漁網或其他東西的染料。在中國,這種塊根植物一
擔可賣到四到五兩的價錢,但中國生意人(sangleys)卻拿一些不值錢的小石頭、小鈴鐺、
黃銅手鐲或其他東西來和Senar 人交易。除此之外,Senar 人也以藤及鹿皮和外界交易;不
過,先前Senar 人並不懂得使用銀幣。」
――Jacinto Esquivel ,”Memoria de las cosas pertenecientes al estado de la Isla Hermosa” 〈有
關美麗島事物的報導〉,1632
二、荷蘭殖民(荷據)時期:1641~1661
1641 年,荷蘭人得知西班牙減縮台灣駐軍後,再度派遣艦隊前往雞籠偵察並勸降,但遭到
西班牙守將的拒絕。
荷蘭人於回程途經淡水時,將該地置於保護之下,令原住民把村落與土地獻與荷蘭政府,揭
開了殖民掠奪北台灣的序幕。
一六四二年八月荷蘭艦隊攻克雞籠城後,司令官隨即前往淡水勘查地形,召集淡水地區的原
住民在西班牙毀棄的Santo Domingo 舊址建築城堡,11 月5 日竣工,以東印度公司總督
Anthonio 命名。此即日後有名的「紅毛城」。為了加強控制,荷蘭人除增建砲台,又改以石
灰和厚重磚石,重新建構淡水城砦。自一六四四年五月七日奠下基石,迄一六四五年年底,
尚未完成。
一六五五年,淡水雞籠地區主管Simon Keerdekoe,曾對淡水城砦作了一番描述:
「城砦相當深遂,矗立於河口適當的位置,係由地上建起四個厚重磚石砌成十字交叉圓拱的
建築。地下有兩間地窖,放置儲糧、彈藥等物品。在下層兩個與上層兩個拱頂之間,區隔著
四個房間,其間放置著鐵鑄大砲、貨物、現金,以及指揮官、砲手的武器。在入口處,設有
哨崗,由此有兩個不相連接的樓梯,拾級而上可通往官員及一般士兵的房間。整座四方形的
城砦,共有十二個漂亮的半圓形窗戶,以保空氣流通。城頂高處的柱狀塔,相當寬厚,成八
角形,為堅硬木材所造,頂尖包以鉛片,塔頂也緊密覆蓋著瓦片。因此,這座城砦相當堅固…」
荷蘭人憑藉著強勢的武力為後盾,逐一征服附近各地的原住民部落,到了一六四六年以後,
荷蘭人對北台灣的掌握已十分穩固。透過「地方會議」(Landdagh)的召開,以及定期實施
的戶口調查,淡水地區的村社和人口數已明晰可見。今淡水鎮區,約有五個村社,分別為
Sinak〔即西班牙人所稱的Senar〕、Kaggilach〔圭柔社〕、Tapparij of balaijo dorp〔可能是自
Tapparri 遷來的馬賽人村社〕、Rapan 和Touckenan。
淡水的歷史、地理、人文 張建隆/2010.04.01/淡水社大 4
三、鄭氏時期:1642~1683
鄭氏當局對北台灣的態度,可由馮錫范勸說鄭經毀棄雞籠城的一段文字做為說明:「雞籠山
在台灣之北…前呂宋〔西班牙〕…與土番貿易,因地生硫磺,不產五穀,運接維艱,故棄而
去…後,紅毛〔荷蘭〕亦以水土不服之故而無外援,棄之。是此地最難居也。」
四、清領之初,帝國邊陲時期:1684 年~1730 年代
乾隆初年以前淡水地區的移墾情形,大約可作如下之綜述:
滬尾一帶,屬「施茂」產業(官產?),康熙末年已有業主請墾。但要等到了雍正十三年(1735),
才有墾戶來向柔圭社贌租土地,至於今淡水市區,乾隆初年,才剛墾出一小片園圃和三間草
厝。
「立賣契人林藝,有自置草厝參間,園壹片併帶荒埔一崙,坐址土名北港塘西北勢,東至車
路為界、西至坑為界、南至海墘為界、北至番地奉憲立石為界,四至明白。今因乏銀費用,
情願出賣,托中招得何恩官,就頭承買,三面言議耳,出時價銀伍兩正,其銀主即日同中頭
訖。其園地草厝付銀主前去掌管,永為己業。此園地草厝並無夥記兄弟合創,中間並無來歷
不明等情。如有,係賣主抵擋,不于銀主之事。口恐無憑,立賣契付執存照。
乾隆貳年正月」
五、滬尾庄時期:1740(?)年代~1770 (?)年代
據日本人調查,淡水地區,乾隆年間興建的水圳有:
雲廣坑頭圳、番仔圳、牛埔仔圳、下田寮圳、後庄仔圳、前州仔圳、楓仔林圳、南平圳、境
主公圳、水碓圳、公埔仔圳、番仔田小圳、石頭埔圳、十一股圳、下寮泉圳、獅仔頭圳等。
佔淡水全部之圳數一半以上(16/31)
可見乾隆年間淡水地區之土地已開發過半。
滬尾由「庄」到「街」的社、經條件:
一、水田化已漸次完成
二、具有作為農產品集散地與日用品交易中心的交通要津
三、社會基礎日漸鞏固、移墾聚落之組織化與漸次成形、社會機能亦大致具備,地方上的
頭人(董事)已具一定程度之號召力
四、船運之利更加累進地方之財力(嘉慶元年修築成規模宏偉的福佑宮)
六、滬尾街前期:1780 年代~1860 年代
福佑宮位於山崙南坡,背山臨河,地理位置絕佳;但因仄迫於山崙,商業區除了沿狹窄侷促
的濱河地帶發展外,亦只能順著地勢往上發展。滬尾街肆之所以依山而築、蜿蜒而上,可能
係肇因於此。再者,自北淡水(水碓、林子、圭柔山、小雞籠等)廣大農業區前來福佑宮市
集、碼頭,亦以沿此山崙而下最為便捷。因此嘉慶年間,沿福佑宮東畔斜坡而上,很快就發
展出崎仔頂街肆。
嘉慶道光間,一八二○年代,滬尾街聚落至少已有崎仔頂、公館口、東興、永吉等街肆…。
米市福德祠,建於咸豐三年(1853),據說是為了防止商機順斜坡街勢而流向東興、新厝一
帶而建。
滬尾街上與瘟神信仰相關的王爺廟以及祛除時疫的宗教活動肇發於咸豐年間:
1.興建官(劉王爺廟),約建於咸豐四年(1854);2.金福宮(池府王爺廟),約建於咸豐六年
(1856),咸豐十一年重修。3.和衷宮(三爺館),約建於咸豐七年(1857);
大約肇發於道咸間的落鼻祖師信仰活動亦與驅逐疫厲有關。
淡水的歷史、地理、人文 張建隆/2010.04.01/淡水社大 5
馬階《台灣六記》:「從那裡〔海關稅務司住所〕起,有一片漢人的墓地傾斜起下來,到一個
谿谷為止,谿谷中有一條小溪流著,瀉入前面的河中。滬尾街就從那裡開始,背山面河地伸
展著。」
七、滬尾街後期──淡水港時代:1860 年代1920 年代
1858《天津條約》內容:除五口通商外,增開牛莊、登州、台灣(安平、淡水、打狗、雞籠)、
潮州、瓊州等港埠。
1869 年以前,淡水港進出口貨物主要以艋舺為集散中心;1872 年後,大稻埕成為茶葉之集
散、加工和交易中心,至1892 年時大稻埕人口已超過艋舺;兩者並為當時淡水港之交易中
心。眾商船往來進出於淡水河口,至艋舺和大稻埕進行交易,必先至滬尾進行驗關及課稅。
隨著淡水港貿易活動之興盛,滬尾街亦益加繁榮。英商德忌利士洋行(Messrs Douglas
Lapraik)於 1871 年開闢香港淡水航線;此後,廈門、上海等地與淡水間之航線亦相繼開闢,
許多外商因此紛紛來滬尾街設立洋行,亦為當地帶來濃郁的西洋風味。
日據初,大稻埕仍為北台灣貨物之集散中心,大稻埕與各河埠間,渡船來往不輟。1900 年
時,有日商機動船九艘,航行於滬尾大稻埕之間,每日往復一次;帆船來更為頻繁,河運極
盛一時。然而,由於泥沙淤塞河道情形日益嚴重,與日俱增的六千噸級以上大型輪船已無法
停泊(唯滿潮時勉強可容納二、三千噸級輪船)。港務局雖於1909 年購置「淡水號」疏濬船,
每年花費五萬圓鉅款濬渫港道,但經六年之努力,最後仍不得不放棄。滬尾港航運事業之黃
金時代終告落幕,而由基隆港所取代。滬尾港已從繁榮之國際商港,轉變成地區性的行政、
經濟中樞。滬尾街從此進入淡水街時代(大正元年改名)。
八、淡水街時期: 1910 年代~1940 年代
廢港之後的淡水街,因開港以來帶來的各種文化元素,從閩式、歐風到和式的建物,隨著山
城的起伏,交相疊置,更加襯托出優美的山川景致。因此,有「詩美之鄉」之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