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網誌清單

2011年5月26日 星期四

萬華406號廣場 陳倩儀









位於中華路一段與長沙街口的萬華 406 號廣場
萬華406號公園的所在地,日治時期即為「新起町」,後來被日本真宗本願寺派開教使決定作為寺院的預定地。真宗本願寺派最早是隨軍布教來台,主要是慰問日本軍人、為亡者舉行喪禮...等儀式服務,後來局勢穩定後開始正式派駐台灣各地,希望透過宗教的力量,教化台灣人民接受日本之思想。台灣光復後,又成為理教總公所的所在。





(ps.理教創立於明末,融合儒釋道三家之精華。)

1896 日本淨土真宗本願寺借用台北門外街官有建築『至道宮』作為布教所。
1897 信徒申請設立布教所,開始收購新町土地;
1900 (明治33年) 新建工程準備;開始在台日人募款。
1901 對面所(日人稱為招待所,當實作為臨時的本堂)、集會所(兼庫裡)、宿舍、附屬茶所(兼移骨堂)完工,布教所升格為『台北別院』,舉行入佛儀式、慶讚法會。梵鐘移入別院臨時釣鐘堂。

1929 台北別院更名為『台灣別院』,正式稱為『淨土宗本願寺派台灣別院』。
1931 本堂建築完工,隔年舉行入佛式。
1946 台灣警備總司令部交響樂團進入。
1947 228事件發生、國民政府第6軍團進駐,此區成為傷民養傷的所在地。
1954 交由中華理教總公所傳到使用。
1975 本堂、庫裡、御廟所付之一炬。

第一階段:至道宮
日本淨土真宗本願寺借用台北門外街官有建築『至道宮』作為布教所。

第二階段:西本願寺
屬於日本佛教淨土真宗本願寺派,當初因清廷割讓臺灣之後,日本佛教隨日軍來台而傳入,所以真宗本願寺派是最早進入台灣傳教的日本佛教。隨軍來台主要目的是慰問出征的軍人、舉行葬禮、照顧傷者、護送遺骨等等。隨著局勢的漸趨穩定,真宗本願寺派也開始正式派遣開教使進入台中、台南、基隆等地傳教。台北西本願寺的建築是陸陸續續完成的。從最早的選地、購地,一直到本堂正式完工,中間經歷火災、市區改正,總計花了三十多年才完成建設。
( 西本願寺原本與東本願寺合為一體,在西元1602年時幕府大將軍德川家康因感到當時京都本願寺的淨土教勢力對他個人政治地位是一大威脅,於是將本願寺分化成東、西本願寺。 )

第三階段: 理教總公所
於清光緒廿四年二月清廷敕令,理教應在國都北京設立總公所,凡各地設立在理教公所,須頒發傳道鑒定證明書,經北京巡警總廳加蓋大字印,該鑒定證書於光緒廿四年二月生效。凡成立在理教公所得持該鑒定證書向當地官署登記。民國卅八年國民政府播遷來台,理教於卅九年春召集教友在台復教,首先恢復中華理教總會。理教係以愛國敬親為宗旨。
1975 年 4 月 5 日國府先總統蔣介石去世的同一天,理教總公所遭到不明大火吞噬,趙教主也於不久後追隨領袖歸天。西本願寺損失慘重,所有經典、冊籍、法物、法器,及重要文獻均付之一炬。
戰後西本願寺被國府強制接收,改為台灣省警備總部交響樂團進駐使用。國民政府遷台後,第六軍團駐進西本願寺院區。當年有個萬年國大代表趙東書先生,出身軍方特務系統,官拜少將,是理教的教主。西元 1955 年,原來本願寺派台北別院 (西本願寺),本堂被國府撥交給趙先生所屬的理教作為總公所,俗稱「大廟」,寺院空地則被外省籍難民陸續佔用違建,形成龐大的違建區。

本堂遺址前方,這條走道以前稱為『參道』。
參道的所在地,在本堂前山門之間用石板鋪設在上方,参道的範圍 總長4.55公呎 ,寬 35公呎。由日本人的信徒所捐獻所得,山門從建設到施工約2個月完工 。

大正 14 年(1925 年)開始規劃興建「本堂」(即大殿),本堂興建工程於昭和 5 年(1930 年)年動工,昭和 6 年完工,總經費達二十五萬日圓,本堂建築計畫委員會聘總督府營繕課長「井手薰」為最高顧問。為了避免蟻害,所以臺基用鋼筋混凝土建造。臺基由台灣的技師設計,而上方的木造大殿由日本技師設計,本堂方位面朝東,面向總督府。「本堂」正面,黃色圍牆與大門當然不是西本願寺本來的建築,這些是理教公所時代加蓋的。

民國 64 年 4 月 5 日的一場大火,將木造的本堂燒光 ,只留下了底部水泥臺基。階梯、欄杆、扶手因非木造,幸運地留存了來。火災後,理教公所仍在原地重修簡易建築辦公,一直使用至 2005 年為止。
而西本願寺之「本堂」,欄杆與階梯都是原來西本願寺的舊跡。
( 最後一張照片出至高傳棋老師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