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0日 星期四

尋找社區文化財-淡水正三號打鐵店

           別:優導班(第七期)
指 導 老 師:張建隆
           別:紅城組
學 生 姓 名:曾召育



       台灣早期是屬於農業社會型態,尤其是民國40年至70年代更是全盛時期。有一句客家諺語「頭換番.二打鐵」意思是當時最賺錢的行業是與原住民交易,第二就是打鐵這個行業。據說當時打鐵者一天的工資是務農者二天的報酬,於是打鐵業景氣大旺,生意絡繹不絕。而農稼們日常所使用的工具菜刀、鋤頭、釘耙、割刀等農具均要依賴打鐵匠一搥再搥的把一塊生鐵塊經過高溫火烤、搥擊、冷卻,週而復始的操作程序,最後打造成一把堅硬鋒利的刀片,這就是打鐵的過程。



       座落於淡水區中山路135號的「正三號打鐵店」開業迄今約 120個年頭 (圖一)。據現任第六代的店長蘇聰敏先生(圖二)口述:最早是由福建泉州遷徙來淡水的第一代祖先(清光緒年間)在淡水永樂巷內以一塊刻有「正三字號」葫蘆形木板立牌外加一把直立的菜刀就成為本店的立體商標(圖三),就這樣開始苦心經營打鐵店。在這段漫長的歲月中店址曾遷移至清水街龍山寺旁(現為財福號肉圓店)即清水街120號,期間也曾遷移至現在的中山路142號附近,最後才在中山路135號落腳持續營業迄今,就這樣胼手胝足傳承至第六代。
     
  

     在訪談之中,誠懇熱情的店長蘇聰敏先生除了一一回答我的問題外、並且主動的為我詳加介紹店內大型的機具,例如:用焦炭做燃料的無煙煤火爐(圖四)、彈簧捶 (圖五),據說這台機器目前已是國內停產的機種了,還有店內琳瑯滿目堆疊成山的農具(圖六)名稱。在仔細的聆聽解說的同時,我眼睛一亮,發現在店內深處左方竟有一個黑洞。乍問之下,原來那是「日治時期」所遺留下來的一個防空洞,只是目前洞內堆滿了煤炭,也算給店內增添了些許懷舊的氛圍(圖七)。接著店長還啟動彈簧捶機具並親自示範打鐵的過程,這個舉動讓我非常感動。店長蘇聰敏先生說工業社會急速起飛之後,很多的人力逐漸由機器取代,打鐵業也逐漸沒落,目前店內大部分的農具都是機器製造,只有極少量的農具(例如鐮刀)仍舊需要依靠人工製作。我小聲的問店長會不會擔心被市場所淘汰,他倒是淡定的說能做多久就做多久。目前除了淡金路三段340號還有一間店舖以外,店長的弟弟蘇聰德先生也開始利用網路無遠弗屆的力量積極開拓網路的訂單,這不啻為是一個為傳統行業開創新局的方式。



      一個行業能夠傳承約120年(歷經六代)歷久不衰相信一定有他的道理。除了家族的向心力之外,「不斷的堅持」更是恆久的信念。對於這項即將消失的傳統行業,我心裡總覺得非常遺憾,不論未來他的命運如何?至少「正三號打鐵店」這塊招牌會永遠烙印在我及所有淡水人的記憶中。祝福「正三號打鐵店」店運昌隆,更感謝店長蘇聰敏先生百忙中撥冗接受我的訪問。以上所述是我依據店長蘇聰敏先生口述整理後發表,如有誤解之處尚請不吝指正。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圖六





                                                        圖七

1 則留言:

  1. 這是一篇很用心的報告,
    我要向妳學習呢!^.*

    回覆刪除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