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網誌清單

2012年5月12日 星期六

解說我們的襲產讀書心得報告 紅城組-嘉成

本書第9章<重現過去>讓我印象深刻.第一:提到示範與參與,[所有富理解力的解說員都知道理想的解說意味著(重現過去,並將現在與過去聯結起來)].另外提到[整體而言,藉由(參與)帶領遊客進行歷史之旅的解說機會,總是極其有限.---(參與)和(示範}是解說活動中極珍貴無價的部分].所謂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百聞不如一見.十九世紀初.第2次博物館運動,是由丹麥引發的.1816年湯姆遜(Thomsen)就任為丹麥國立哥本哈根博物館第1任館長.他按西蒙遜(Vedel Simonsen)史前史三時代理論.三時代系統(Three Age System)分類.建立起考古年鑑法的雛形.依此理論.把文化演進分為[石器時代.銅器時代與鐵器時代].湯姆遜館長在博物館開放時間都要到館,親自為農民觀眾做導覽.尤其要為他們呈現考古工具的用法,因為農民是接觸土地的第1人.這種以考古知識為基本收藏的博物館,把人們對古董的無知,做撥霧雲散的第一步.(本文參考徐純:文化載具-博物館的演進腳步P88).
第二:提到賦予生機.[在阿靈頓公館(Arlington House),一位1860年代裝扮的女孩彈奏那時流行的曲調,猶如考斯提斯小姐(Miss Mary Custis)的鄰居少女坐在古老的鋼琴前演奏一切的搭配恰如其分------這是種完美的協調.是可被遊客接受的重新創造].在16年前小弟曾至琉球的離島(西表島).由該島必須坐牛車渡海到對岸(由布島).牛車的車夫是當地的耆老.穿著琉球傳統衣服.手彈著三弦琴.唱著當地民謠.緩慢地將牛車開向彼岸.彷彿把我們拉回到過去的農業時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