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3日 星期三

解說我們襲產心得報告

  文波  —  淡水人
□動機
前一期上社大三芝學,對於三芝的人文、地理、生態,已有較初步認識與輪廓。當然要進一步分類探討了解,需由點線面延伸學習。。從文獻記載先祖是汀洲府客家人,是傳統客家人、但不說客家話弱勢族群。生性勤勞刻苦、團結、不忘本的美德、亦是傳承融入生活當中,也落印到我們世代。「唐山過台灣」甘冒生命危險,過黑水溝來到滬尾,短暫寄居此處,出錢出力幫忙集資興建汀洲廟,而後展轉至小基隆八連溪開懇。從祖先艱辛困苦與無私的奉獻,做為後代的我深受敬佩和感動,但從整個祖先來台開發史,沒有很深入了解、時深感虧欠不安。這也是我為何要來此學習的目的。
□真義
解說理念發展,原較偏向於呼籲並啟發大眾保育自然,後來逐漸演進到傳遞知識及結合企業行銷,創造形象的方向發展。解說的過程及內涵涉及不同宗教信仰、
文化背景、性別、年齡、職業、認知之對象,而且它除了溝通知識外,還需傳達,學習不同實務技能,改變態度與價值觀,以及參與實行等具體行動,所以解說工作者,必須要有生物學、形態學、分類學、生態學、認知心理學、傳播學、環境倫理及價值哲學等理論基礎。
□原則
一、嘹解對象之經驗與個性,掌握第一興趣。
二、站在不同的立場及位置,融入為一員,以他們的觀點看事情及解說。
三、解說以資料為基礎,但資料絕對不等於解說。
四、解說是一種藝術及技術。
五、啟發、體驗代替教導或背誦資料。
六、追求整體。
七、妥適使用語氣、詞句、人稱及肢體語言。
八、特殊對象、要有特殊設計、語言及方法。
九、解說工作是通俗、甚至粗俗的。
十、建立解說品牌。
□結論
解說所付予之角色是多言化的,它涉及呈面非常廣泛,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農業、及生態體系維護等多面像之問題。如何在複雜的問題背景中,去整合教育性機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並利用上述所論,建立符合生物多樣性、永續性的結合。使大眾從潛移默化中,逐漸培養出愛護與珍惜自然環境的心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