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0日 星期日

尋找社區文化財 鐵蛋 李清暉 編寫


李氏燕樓宗廟
. 來台開基
開基祖--李鼎成,乾隆16(1751)(30)  與夫人林耀(16)
由家鄉福建同安縣經廈門搭船渡海至干豆(關渡),行醫漁耕數年,
生長子臣春。乾隆21(1756)移居租山田於竿蓁林後厝仔,
乾隆5255年。林耀娘和鼎成公先後仙逝,葬於營盤埔蜂巢穴
(今淡水第一公墓,因公共建設至遷于宗廟後方)
乾隆57(1792)臣春公購田地並遷居北投子(宗廟外側)建蓋草廬一座,
生四子稱四大房。從此子孫繁衍,
並逐步擴散分居到忠寮、水硯頭、林仔街、桂花樹等地,
淡水人以忠寮李氏或燕樓李氏互稱之。
. 堂號
隴西堂號 : 夏商時以皆官命名,至商紂 理微公字德靈
(相傳直道不容於紂賜死攜子避難食木子而活改理為李),
其子 李利貞公為第一代始祖
入閩西始祖 : 火德公(隴西108)(1300年間)亦是李前總統先祖
燕樓堂號 : 子良公(隴西116)(火德9)前街始祖傳居同安城外前街
來台開基祖 : 鼎成公(隴西129世,火德22世,燕樓14)
乾隆16(1751)(30)渡台至今有14( 260年餘)
李協勝公號 : 來台二世奉母周氏(道光16年逝1836)遺命,
尊李協勝為公號,祖厝中廳作大宗祠堂。
. 宗廟興建史
宗廟位於淡水水源地,北投里北投子98號,古名仙家山麓
1. 乾隆57(1792)始建時為草廬
2. 嘉慶13(1808) (漳泉械鬥)  漳人聯海賊水路夾殺泉人
造成港子溝溪變紅流後軍官至泉人為義民漳人為反賊官民追殺漳人
時稱(敗滬尾)道光元年(1821)母周氏原地興建為土角壁瓦厝並稱祖厝
3. 道光21(1841) (頂下郊拼 ) 三邑人(..)與同安械鬥祖厝第二度被焚,
豐元年四房兄弟修復祖厝
4. 咸豐3(1853) (七縣反) ....安五縣與漳.同兩縣分爭,
祖厝第三度被焚。咸豐十年以後修復。
5. 光緒元年(1875)李氏公厝改建燕尾脊式三合院瓦屋,並改稱燕樓宗廟。
6. 昭和12(1937),李協勝公記將宗廟改建成琉璃瓦,三川脊之廟貌。
. 宗廟雕刻剪黏精緻
昭和年初請來建蓋淡水清水祖師廟大木結構紅鰻師刻花龜理師
彩繪彿賜師剪黏天乞師石雕木成師等來重建燕樓宗廟
如今清水祖師廟的兩廊改建,珍貴的交趾陶也重換,
只有燕樓宗廟尚保存原來匠師工藝,堪為國家瑰寶
. 人物誌
1. 李臣春妻周氏
忠寮李家的發達,與女主人的堅毅精神相關。李臣春嘉慶13(1808)過世,
隔年即發生「漳泉械鬥」,祖厝被燒,李臣春妻周氏帶著四個小孩避難滬尾街,
時長子長子李太平僅16歲,幼子李山石才8歲。事後周氏將其改建為瓦屋,
其教子有方並熟諳風水,曾格言:「宗祠基地為馬踏蹬蛇臍形
將來子孫邀榮國典,祇可在宗祠掛匾,不可豎旗,樹旗似勇馬繫以柱,
馬靜立而不走,若以蛇臍形而論,樹旗似有打蛇之象,則蛇欲走而不住,
雖有美地而恐害其穴也。」道光18(1838)李太平四兄弟分爨,
奉母周氏(道光16年逝1836)遺命,尊李協勝為公號,祖厝中廳作大宗祠堂。
2.李應辰(文魁)
《淡水鎮志》載:「高爾伊等上書劉永福曰:『舉人李應辰曾聯滬尾(今淡水)
十八莊五百人精悍可恃,滬口有警,願當前敵。』」
是李應辰(文魁)於日寇近衛師團征台之際,率五百丁壯固守淡水,
因向劉永福請示,自願充當禦敵先鋒也。五百丁壯似乎人數有限,
凡青壯年皆在李應辰號令之下,誓死捍敵矣!
一八九五年五月五日日寇窺伺淡水,見港口水雷密布,不得已而轉向基隆,
復因基隆有我重兵把守,乃又去而之澳底也。
《淡水鎮志》又載:「一八九四年甲午戰役結束,清廷將台澎割讓日本。
翌年乙未五月,日本軍隊由澳底登陸,十六日台北已入日軍手中,
淡水李應辰聯滬尾十八莊壯丁五百人精悍可恃。但日軍兵力火器驚人。不敵,
遂攜家眷坐船離開淡水,遷往廈門。」又《燕樓李氏族譜》載李應辰率眾:
「游擊戰約兩個月,應辰公於龜崳嶺炮戰中傷,又兵力懸殊,抵抗乏力,
才避地養傷。」是形勢所至,雖「敗」猶榮。
有詩明志:「臨危仗劍事專征,一寸心強十萬兵。聞敵倉皇走將帥,
千秋功業付書生。」蓋守台清吏及「台灣民主國」總統唐景崧等「將帥」
聞敵不戰而遁走,防敵禦寇的「千秋功業」,只有付諸李應辰這般
「臨危仗劍」的書生了(文魁),然縱有強於十萬雄兵的決心,已無力回天,
徒呼負負而已,其黯然返回廈門,豈其所願?
3.燕樓匠派
燕樓子孫還出了專蓋磚石民居大厝,所謂的「燕樓匠派」,
其別樹一格的建築手法與熟練扎實的技術,在大屯山四週
包括淡水、三芝、北投及士林等地蓋了上百座的屋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