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網誌清單

2007年8月30日 星期四

淡水的歷史地理人文以文找文

課題:淡水的歷史地理人文講師:張建隆主任日期:  96年5月10日整理者:汪雨蒼

可點選此處下載全文
 研究歷史最重要的目的:
「我們要每天追問自己,我是如何變成今天的我」
我們淡水人也要追問,「淡水為什麼變成今天的淡水」
研究歷史不是每天去背那些年代、資料、事件,是要去了解「它是從什麼樣子變成今天這個樣子」這樣才能知道我們要走向什麼樣的未來,「明天的淡水要比今天的淡水更好」
這同時也是導覽解說的重要目的

一、照片解說:
 這張是「張鑽傳」醫生的照片,背景為近處的榕樹下,遠景為淡水教堂,一邊是日式瓦屋,一邊是閩南瓦屋,面對觀音山淡水河,可以看出淡水的多元性,但這棵榕樹目前已被砍掉,而這棵樹的後面就是當年國泰女子籃球隊練習的場地。
 這張是日據時代蓋的郵電局,年紀比較大的都在這邊寄過信,另一邊是一個洋行蓋的兩層洋樓,因火災而燒掉,由此可知淡水郵局有很多年的歷史。
日據時畫家木夏靜涯的畫,住在淡水紅樓旁,現房子還在,木夏靜涯是時台灣美術圈最德高望重的三位「畫博」之一,他喜歡畫湮雨濛濛的山水景色,是淡水典型的氣候與景色。

 這是一張日據時代拍的照片,站在紅樓的位置拍的,拍180度的景去接起來的,中正路老街的風貌與今天不太一樣,有帆船有沙洲,以前的沙洲在河中間靠八里,現在則在捷運淡水站後方的水岸邊,就可以談到地理環境的變遷。

 這張是1942年淡水中學校的畢業紀念照,就是李燈輝那屆(當時李燈輝已提早一年畢業,考上高等學校就讀中),地點在今郵局附近,當時淡水河可以進大船,當一個中學生站在河邊看到這麼大的船,心裡就想要航向世界,所以淡水這樣的環境會出總統。

 淡水的地形都是火山熔岩造成的,所以房子沿山蓋是個山城,造就了很漂亮的風景,很多畫家都很喜歡畫這樣的風景,但是今天這樣的情景已少見,這張是淡水的畫家林玉珠少 女時代的畫作,在二戰時為了怕淡水因空襲而美麗建物毀掉,所以用素描畫下淡水。後來嫁給王昶雄(淡水最有成就的一位作家,「阮若打開心內的門」歌詞作者, 著有小說「奔騰」),結婚後就洗手做羹湯不畫畫了,所以淡水美好的環境可以培養具有美感創作能力的人,對下一代很重要。

 這張是陳澄波的畫作,是一個很棒的畫家,他到日本留學後去中國大陸當大學的美術老師,他暑假都會回台灣故鄉嘉義,或是來淡水作畫,他的畫裡畫裡畫嘉義淡水最有感情,這張畫畫的是蚵架,價格為1.4億元(1996/10/10),所以好的風景本身就具有非常的價值。

 這張照片比殼牌倉庫興建時還早拍的,沒有看到殼牌倉庫,是站在祖師廟前的戲台位置看的淡水街景,當時淡水河邊就有很多的戎克船,專跑大陸和台灣。

 這 張是在現在聖本篤修道院位置拍的淡水街景照片,除了河邊有看到戎克船外,整個景色都是水稻田地,是庄子內溪(港仔溝)的溪谷,就是現在的學府路英專路一 帶,代表淡水是一個商港又是一個農村,將來淡水的發展不會只局限在街道,會變成休閒農業或精緻農業,農村有民宿,有很多人跟土地的故事,也有很好的導覽解 說。

 淡 水的農村地勢非常的高,所以淡水稱農村鄉下人又叫做「山頂人」,「山頂人要下滬尾街」,是淡水人專用的術語,這張是攝影家張鑽傳拍的家族照片,位置在小坪 頂,小坪頂姓張是個大家族,算算看這張照片裡有幾個人,共十三個人,裡面還坐個阿媽,很多小孩,這就是當時農村的樣貌。

 結 語:淡水是個漁場,所以有漁夫及討海人相關的經驗,現在淡水在發展藍色公路,這些跟河流跟海洋有關的故事應蒐集起來,有很美麗的故事也有很驚人的故事,這 些故事都是未來解說的一個好材料。淡水河也是個很棒的地方,就算污染很嚴重,在滿潮時到淡水河邊去看,再不好的心情也會被撫平。

 二、淡水的身世(地理及地質史):
淡水的父親是大屯山,母親是淡水河,心靈的奶媽是觀音山,還有兄弟姐妹「三芝、石門、北投、八里」,他們都是大屯山生出的小孩。淡水的土地都是由一條一條的火山熔岩流形成的。

在淡水走到哪裡都會見到大屯山,大屯山是由十幾座圓錐形的火山所構成,呈馬蹄形狀,火山的形成跟版塊跟地震有關,當板塊活動頻繁地震很多時,火山就會爆發,台灣是由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板塊碰撞構成,造成斷裂形成很多斷層,台北盆地有很多條斷層。

 「山 腳、金山斷層」從林口台地邊往北到竹子湖、金山,因為台灣板塊壓力的往南移,所以北邊就鬆掉了,造成地塊沿著之前並不平整、有橫有直的斷層往下掉,根據地 質鑽探的結果顯示,台北本身就是一個很深的洞,而上面的平原是經年累月的土石流造成的,在五股地區的岩盤有六百公尺深,

 因為有掉落就有縫隙,比重較重的菲律賓海板塊(玄武岩)碰到比較輕的歐亞板塊(花崗岩),就會隱沒到地涵,被地涵的熱熔化,形成火山,所以造成火山噴發,約七十五萬年前是火山噴發最猛的時候,而觀音火山是在二十萬年前爆發。

 淡水河(新店溪)本 是在林口出海,所以林口台地有很多大卵石,都是當時淡水河沖刷而來的,但是因為台北盆地的下陷,所以就從淡水出海。大漢溪本也是在桃園一帶出海,但也是台 北盆地下陷而轉彎「河川襲奪」,基隆河也是如此。而地球的溫度在某段時間會上昇,造成海平面上昇,所以台北曾有些時間形成湖泊。

 大屯山由於地理位置迎東北季風,所以縕含水脈非常豐富,所以三芝有著名的冷泉,陽明山國家公園有所謂的百拉卡水源,淡水有所謂的雙峻頭水源。

 大屯火山群的河流是呈放射狀的,從南邊開始,比較大的溪有公司田溪、圭柔山溪、興化店溪、後洲溪、灰磘子溪、大屯溪、北勢溪、八連溪。每條溪的源頭不一,像公司田溪是最長的溪,大屯溪源頭650m,興化店溪源頭150m,後洲子溪源頭147m,所以以前淡水要走淡金公路,都要經過一號橋、二號橋、三號橋,就是經過這一條一條的溪。

 從衛星空照圖可以看到由大屯火山群形成一階一階的階地,是人類最好居住的地方,原住民的考古遺址都是分佈在這些地方,這是他們幾千年的經驗,淡水社大的埤島農場,就是一個考古遺址,尤其是大屯山的西側,海拔50公尺以上的紅土階地,這種地方,不但適合耕作更適合居住,這就是淡水能成為北海岸主要聚落分佈處的原因。

 三、淡水的歷史:

 (一)史前時代:
1.          最後一次冰河期70000~10000年前,造成海平面下降。
2.          台灣的舊石器石代:長濱文化、左鎮人等。
3.          10000年前,冰期結束,海平面上昇。
4.          7500年前,黃河流域仰韶文化,新時器時代文化,華夏漢文明的起源,當時東亞最進步的文明之一。)
5.          7000~4700年前,台灣及大陸東南沿海開始有大坌坑文化(劉鈺昌教授主張,大坌坑人原本就住在台灣海峽)舊石器時代人消失,進入以農耕及畜牧為主的新石器石代。
6.          由於氣候變遷的關係,大坌坑文化的時代海平面比現在高。氣候也比現在熱,所以當時淡水及八里的的氣候就跟今天的屏東、越南、菲律賓一樣,這從大坌坑人的古老語言就可看出。
7.          大坌坑文化也代表南島語族的發源地,亦是當時東亞最進步文明之一,與其它各文明同時發展並有互動。
8.          台灣從新時器時代開始,就一直停留在部落社會,而中國大陸變成了中華大帝國,因為與其它文化隔絕,沒有互動交流所以沒有進步,而被邊緣化。
9.          5500年前,淡水有人類活動,大坌坑文化的史前人類。
10.      位在淡水的文化層:大坌坑文化、圓山文化、植物圓文化層等。
11.      1800年前,十三行文化出現於比大坌坑人遺址更低漥的海岸潟湖邊,台灣進入金屬器石代。
12.      十三行文化是由大坌坑文化慢慢演化而來的。可分為早期、中期、晚期等三期。
13.      十三行文化與後來凱達格蘭及巴賽(位於北海岸)人有關,目前十三行博物館展有他們的;人形陶壺罐、鐵器、燒鐵器的爐、錢幣、玉環、琉璃珠、金飾、刀柄等物品。
14.      (中國大陸於唐朝中葉:藩鎮之亂,群雄割據戰亂,陸上絲路中斷,海上絲路興起。)
15.      台灣因位於海上絲路的邊緣,故與台灣發生接觸,原住民與中國商人做以物易物的交流,這些都可以從中國的史料找到。
16.      900~450年前:為十三行文化的中期,和淡水比較有關係,因為淡水有個埤島橋類型,分佈地點從芉蓁林、育英國小、坎頂、田寮穴、埤島橋、下奎柔山、公埔仔,這些都是曾經出土的,別的地方沒有出土的不一定沒有,只是沒有去挖,這些跟凱達格蘭有關係。
17.      在埤島橋類型的各遺址中,出土了大量了宋、元朝的磁器及錢幣。
18.      埤島橋類型是個很重要的環節,因為埤島橋類型,才能將十三行文化和後來的凱達格蘭族銜接。
19.      (明太祖即位後,中國開始鎖國政策,故台灣與中國大陸的交流中斷。)
 
(二)歷史時代(約400年)

 1.          公元1555年,最早台灣地圖,鄭述空到日本,回國後寫一本書並畫圖,圖上有雞籠山、硫磺山,當時就有觀察到北台灣有硫磺,當時的台灣叫做小東島、小硫球或大惠國。
2.          淡水的地名是台灣少數的古地名中由漢人取的,來源不可考。
3.          公元1618年,張謝來淡水跟這裡的原住民做貿易,記載有淡水人(凱達格蘭人農人)、雞籠人(巴賽人商人),記載雞籠人很有錢,但是很囉嗦吝嗇,但是很好客。(然而西班牙人的資料裡面,漢人都來騙原住民,都拿一些不值錢的東西跟他們交換值錢的。)而淡水人就不像雞籠人那麼有錢,但是他們買賣都很合理。
4.          葡萄牙人經過台灣北上日本,從海上看到美麗的台灣島,稱台灣為美麗之島(Formosa)。
5.          西 班牙人畫的台灣地圖,只有兩個地方有地名,一個是「雞籠港」,一個是「淡水港」(閩南語發音羅馬拚音),由拚音方式可知是由閩南漳州的漢人告知西班牙人這 兩個地名的。因為當時在馬尼拉的西班牙人聽說日本人要來打台灣,所以就寫了一封信給西班牙國王,上面附了這張地圖,建議佔領台灣。可是這封信在海上被荷蘭 人截獲,所以荷蘭人就來佔領台灣(南部),而後西班牙人佔領北台灣。
6.          1626年西班牙人來到台灣,佔領雞籠後,就立刻畫了北台灣的詳細地圖,這是目前已知北台灣最早的地圖,由圖上可知基隆港出口有兩個礁岩(日據時被挖掉),當時西班牙的帆船是停留在和平島的水道上面,而和平島上有原住民部落大雞籠社。
7.          1628西班牙人佔領淡水,在淡水蓋紅毛城(Sando domingo,不是一般所說的San domingoSando domingo才是正確的拚法),當時西班牙人蓋紅毛城是用泥土和竹子蓋的比較簡陋,而荷蘭人來時也是在同一個地方做的更大更堅固。
8.          西班牙人當時有個傳教士叫艾斯基維,留下了非常豐富的資料,有提到當時淡水的風貌。當時在距離紅毛城2.5~2.7公里的地方有一個村莊,這個村莊叫做(senaar西 林子),可能就是現在的林子街,這是淡水最早有原住林的文字記錄。根據傳教士的說法,當時的淡水社很漂亮,居民從事農耕但不懂用畜力,面積產量都很少,平 時會出草獵人頭,但稻結穗時就守著稻田不出草。當時記載漢人會拿一些不值錢的小石頭、小鈴當、以及黃銅的手鐲來跟當地人交換鹿皮等物品,後來西班牙人來時 才知道用西班牙銀幣交易。
9.          1629荷蘭人知道西班牙人在北台灣,就派間諜船來看,又畫了一張地圖。
10.      西班牙人於1638年離開,因為當時菲律賓的原住民叛亂,而且淡水做生意及傳教事業不順利,所以把淡水蓋的城堡破壞掉並撤離,把軍隊調回去呂宋島平亂。
11.      1641年荷蘭人佔領淡水,在原址蓋了紅毛城,用他們的總督antonil命名,淡水歷史進入第二個階段。
12.      荷蘭人把留在雞籠的西班牙人趕走,佔領整個北台灣。
13.      164457日,紅毛城開工。
14.      16461110日,完工,(這個日期是前幾年荷蘭學者從一本當年的水手日記中找到的,與之前淡水古蹟園區的開幕日巧合的相同)。當時的紅毛城是尖頂的,可能是木構屋頂。
15.      當時淡水的原住民有很多個部落,林子社、雞柔社、大屯社(住在淡水的巴賽人)。
16.      其中有張是荷蘭東印度公司駐在北台灣的一位主管所寫的報告,當中所畫的地圖,其中圖上所標的35號大約是位在現今淡水的芉蓁林或鼻仔頭附近,有一個部落,往紅毛城方向看,中間隔著一片古森林,這個位置就是今天的淡水老街鬧區。從淡水河面可以看到小油坑的冒煙,可知當時的火山活動跟今天不一樣。
17.      1668年,荷蘭人撤出淡水,放火把紅毛城燒掉,原尖頂屋頂因此毀掉,在基隆的荷蘭人是自己撤出的,因無利可圖。
18.      明鄭時代由鄭經派部下佔領淡水,並派兵駐守之,但後來就撤守了。
19.      由明鄭時代到清領時期的初期,淡水無史料參考。
20.      施瑯建議康熙佔領台灣,因為在海防上可以固守中國東南地方。
21.      康熙36年(1696)郁永河來北台灣採硫磺,寫下「裨海記遊」,得知台北發生地震,形成康熙台北湖。
22.      雍正時代的古地圖中有標明「滬尾社」,「滬尾」地名的由來,因為住在淡水的原住民中有一個部落叫「滬尾社」,並非是因為有石滬,也不是因為多雨。
23.      淡水最早的開發是在雍正十三年(1735),才有漢人來跟原住民租地開墾。
24.      乾隆二年(1736)地契:林義,在淡水蓋三間草厝,有園一片,荒土一輪,坐落北港塘(現有文武尊王廟)的西北勢,東至車路為界,西至坑為界,南至海為界,北至荒地為界,整個地區當時賣五兩,!,
25.      乾隆二十一年(1755)的古地圖,圖上有個「滬尾莊」,位置就在原滬尾社,所以最早的滬尾莊(社)是在今天的油車口、沙崙、坎頂一帶。還有「芉蓁林莊」,所以芉蓁林也是很早就有漢人在這邊開墾,還有一個「北港塘」,是駐軍的地方。
26.      水田化運動:漢人來台灣才有大規模的水田及灌概系統出現,漢人來台灣種稻並非是養活自己,而是要投資賺錢,很多有錢人來台灣就是跟原住民租地藉地,再請大陸的窮人來這邊耕作當佃農,稻米到中國大陸去賣可以賣到很好的價錢,因為中國的穀物市場非常的大。
27.      乾隆年間的記載,淡水地區有三十一條水圳。
28.      滬尾街時代:轉型成商業聚落(「莊」為農業聚落,「街」為商業聚落),所謂的「滬尾街」是由好幾個商業聚落聚集而成的,社會組織形成,有地方頭人,也有自己的管理機制(由福佑宮內的望高樓碑誌可看出端倪),由很廣大的農業腹地,所以這邊是一個農產品的集散地。
29.      乾隆四十七年(以前)就有淡水福佑宮,整個滬尾街的發展就是從這裡開始,由碼頭為中心而發展,沿著山坡形成重建街聚落,後來才有所謂的中正路。
30.      1858年天津條約淡水開港,在淡水設立海關,當時淡水港的進出口主要是茶葉,因為整個淡水的山坡地都蓋滿茶園,所以淡水有很多外國的洋行,都份佈在今馬階頭像的西邊,並在這邊填土並做為他們的碼頭。有個陳阿順將土地賣給馬階,成為今天的滬尾階醫館及滬尾教堂。
31.      期間淡水港的貿易年年增加,除了清法戰爭時有萎縮了一下,直到台灣割讓給日本為止,當時出口的東西主要是茶葉、樟腦以及一些山產,而進口最多的則是洋藥(鴉片)。
32.      後來淡水港就慢慢淤塞了,同時貿易量也年年下降,因淡水河上游種植茶園開發造成水土保持破壞,當時淡水有一個非常大的產業是施合發木材行,停靠在淡水河邊無法靠岸。
33.      1915年剛好是一個分界點的年代,該年淡水港和基隆港的貿易量是相等的,之後淡水一直往下降,基隆一直往上昇。
34.      大正元年(1925) 日本人將滬尾街改成淡水街,淡水進入淡水街時代,淡水由繁華的國際商港變成地區的行政經濟中心,為八里、淡水、三芝、石門四鄉鎮的中樞,因風景優美而成為 大台北地區民眾最愛的旅遊聖地,藝術家最喜歡來淡水創作,也孕育出很多傑出的人才。淡水因為有豐富的故事,所以文學家到淡水作題材。
 
四、淡水的名人:

 (一)                馬階的外孫柯設階,稱淡水為「詩美之鄉」,他同時也是研究淡水史的開山鼻祖。
(二)                雷俊成

(三)                杜聰明
(四)                王昶雄
(五)                林玉珠
(六)                林煇焜:「不可抗拒的命運」作者
(七)                吳希聖:專門描寫下層社會的痛苦,但戰後就不再寫作了。
(八)                舞鶴:現還住在淡水,他寫小說的靈感來源就是整天在清水街上走來走去,在老的聚落裡走來走去可以得到很多的能量。
(九)                浪淘沙是以淡江中學為場景所創作的小說。
(十)                鍾肇政:父親就是文化國小的校長,也是很重要的作家,淡江中學畢業,可以在小說裡面找到場景,曾到台北市任文化局當局長。
(十一)        李雙澤:歌典「美麗島」的作者,今年過逝30週年,有得過吳濁流文學獎,會畫畫。
(十二)        劉秀美:畫家,以淡水作題材。
 五、總結;引用王昶雄「奔流」的其中一段文字內容:
看見了青草地的悠美高崗
從這裡可以把港口一覽無遺
白雲在清澈的天空飄浮著
是四月的中旬,而陽光冉冉
照在手中汗就冒出來
我站在草地上眺望港口
山巒、河川、對岸的村落
眼下的市街房子一切都在陽光下
海的藍融入了天空的藍
連吐出的氣息都會染上顏色似的
曾經是台灣長期間文化的發祥地、貿易港
盛名盛受封了這個廢港
現在靜靜的睡在晚春一片充滿了大自然的形狀
使我覺得不可思議的
在我的心靈中連繫上某種悠久的東西
以及人之不可及的偉大事物
接觸經常叢麗的山川草木以及目炫的藍色光輝
清楚的感覺到有生命存在的力量
這才恍然大悟使我覺得對故鄉的愛不夠
今後我非得用這個腳隱重的踏著這塊土地不可
   
借由王昶雄先生的此段文字,與大家共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